天氣漸涼而且越來越乾燥,不論家中或戶外活動,不時會發生小意外,導致流血並有傷口。傷口處理不當可引致大量失血,傷口感染,甚至染上可致命的惡菌或破傷風。大家需要小心處理並尋求專業護理。傷口處理可分為現埸急救、傷口治療及預防破傷風三大範疇。
傷口可分為擦傷、裂傷、割傷。擦傷是指由磨擦引至表皮及真皮層破損,一般傷口較淺、流血較小。戶外或家中可先用乾淨清水沖走異物,並用乾淨敷料或衣物覆蓋, 再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裂傷通常由鈍物創傷引至皮膚破開,如傷及皮下組織則流血較多,由於傷口的形狀和深度不規則,加上部份組織損失,所以傷口未必能完美復合。除清洗傷口外,可先包紮傷口來止血,再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割傷傷口通常由尖銳物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如傷及血管則流血更多,傷口比較齊整,但經常流血不止。簡單清洗傷口並放上大量敷料後,應立即用外力在敷料上按壓箸傷口直至血液停止外流,並立即求醫。傷口應保持在心臟水平以上位置,以減少流血。
專業評估
醫生會按不同的傷口情況作出專業評估,考慮會否傷及肌腱、血管、肌肉、神經和骨骼來設計不同的治療方案。X光有助於探查異物及骨折。肌腱、肌肉和神經割傷可透過手術來修補。
如果傷口是動物咬傷或延遲治療超過24小時,由於有感染的風險,可能不適合直接縫合,醫生可能會首先清潔傷口並觀察幾天,以確保在手術閉合之前沒有明顯的感染,才縫合傷口。
一般傷口通常可以在急症室內處理,擦傷和微細的裂傷,可以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並把異物移除後再用醫用敷料包紮傷口。對於裂傷或割傷,常見的傷口閉合方法有膠水、無菌膠紙和縫針。膠水只適用於無流血及無皮膚張力的小傷口。無菌膠紙只適用於無流血及小皮膚張力的傷口。縫針則適用於大部份傷口,需要時也可與膠水和無菌膠紙混合使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細菌Clostridium tetani通過傷口進入人體並產生攻擊神經系統的毒素。它會導致身體緊繃和下巴鎖定,使感染者無法張開嘴巴或吞嚥。當破傷風影響有助於呼吸的肌肉時,患者會很快死亡。
所以但凡有傷口我們都需要有破傷風的保護,而複雜、被污染或破傷風易發的傷口,除需要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外,更可能需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來加強保護。1965年以後香港出生並依據學童保健計畫接種疫苗的市民,疫苗保護有效期到小學六年級後十年,即大概二十一、二歲後便需要接種了破傷風加強劑,醫生或護士會根據不同狀況,提供專業建議。
資料來源:
COC A&E Clinical Guideline 2019
作者介紹

-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現任職位於荃灣港安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並為香港大學醫學院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及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室名譽副顧問醫生,香港急症醫學會會董會成員。
相關文章
健康の慧眼21 12 月, 2021天氣乾燥易擦傷 傷口處理莫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