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急症室醫生,每日都面對很多不同嚴重痛症,包括分娩、腎結石、創傷和燒傷等,其中比較常見就是「生蛇」。據研究顯示,每人 一生約有20%機會「生蛇」。「生蛇」可在任何年齡層中發生,而常見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或免疫力受到干擾的人士,例如接受癌症化療的病人和長期服食類固醇人士等。
什麼是「生蛇」?

生蛇,學名為帶狀疱疹( Herpes Zoster/Shingles), 而Shingles來自拉丁語 Cingulum,意為腰帶,因皮疹通常以帶狀出現。生蛇由水痘病毒引起,一旦感染水痘,病毒會留在體內。日後,可以再次活躍起來,引起帶狀疱疹。通常始於身體皮膚一側,出現異常感覺,例如瘙癢、灼熱或刺痛感。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癥狀,如疲倦乏力、頭痛、腸胃不適、發燒等。1-2天後,皮膚長出蛇狀紅疹和水疱。紅疹最常見的發病位置是背部及腰部的一側。在3-4天內,水疱會潰瘍。大概7-10天,傷口結痂,但是疤痕和皮膚顏色變化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生蛇」併發症

如果帶狀疱疹位置接近眼睛和耳朵,可使皮膚受感染,有機會令到患者失明(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和面癱(Ramsay Hunt syndrome)。有些患者即使痊癒,亦會出現併發症神經痛可影響10-15%的人,其中50%發生在60歲以上的人士中。生蛇引起的嚴重痛楚,患者形容像刺傷或燃燒一樣,可以持續很久和非常嚴重,甚至引致入睡困難、體重減輕和抑鬱,並干擾日常活動。
治療方法
治療疱疹關鍵在紅疹和水疱出現的首72小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伐昔洛韋(Valacyclovir)。 療程一般7-10天,幫助皮疹更快癒合,並減少疼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對於神經痛症,普通止痛藥未必太大幫助,要用上神經痛藥,加巴噴丁(Gabapentin)、普瑞巴林 (Pregabalin)或抗抑鬱藥,紓緩病癥。
預防措施
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有助減低生蛇的機會,亦可降低其後的痛症及各種後遺症的出現。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50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可接種新款疫苗。
CDC認可的預防疫苗
康柏苗(Zostavax):預防「生蛇」疫苗,功效達70%
活性減毒疫苗和Shingrix:新型不活化基因重組疫苗,保護力高達97.2%
提提大家,蛇針雖然有效,但不能完全依靠它,最重要是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平時要注意飲食和適量運動才是健康之本。
小知識:帶狀疱疹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對水痘沒有免疫力、沒有出過水痘或接種水痘疫苗的人,尤其是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孕婦和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