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後為何「收火」|神耆商機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老闆退了休,脾性也跟着一起變了。以前性格暴躁,剛愎自用;動不動拂袖而去,衝冠發怒;對同事高聲訓斥,大動肝火。但退休後卻收了火,和顏悅色,性格變得溫馴。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和更年期結束有關。有研究指出,人(包括男人)到了50歲的知命之年,逐漸進入更年期,賀爾蒙失調,除了影響身體變化,情緒波動也較大,變得易怒、焦慮、失落和空虛。

但年過花甲,在60歲之後,他們漸漸踏入退休階段,更年期就基本上結束了,雖然身體機能會隨時間流逝而繼續老化,但情緒上相對更穩定,無了火。

此外,老了之後,漸漸不再「好為人師」。遇到不合理的事情,長者不再站出來評理指正,只是一笑置之。大老闆覺得,講都不會明白,因為大家層次不同。而且,很多智慧要通過經歷才可以得到。對於一些煩人和小人,更加無謂糾正。凡事祥和微笑點讚,避免得罪他,也不用「教精」了他,令他成長和成功。

長者到了「耳順」之年,對於一些江湖恩怨,心底裏未必是完全放下,但他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己之力便可改變,執着也無補於事,勞氣傷神又傷身,一切等天收。

說到底,笑到最後才是勝利者。能看到對手「最尾兩年」如何過,首先要長壽。因此,要善待自己,無謂多言。善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先收火再冷眼旁觀,助自己更健康長壽。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finance-property/3198038/%E9%97%9C%E5%BF%97%E5%BA%B7-%E6%9B%B4%E5%B9%B4%E6%9C%9F%E5%BE%8C%E7%82%BA%E4%BD%95%E6%94%B6%E7%81%AB%E7%A5%9E%E8%80%86%E5%95%86%E6%A9%9F

作者介紹

健康教育基金會 | Primary Care Education Foundation
健康教育基金會 | Primary Care Education Foundation
「健康教育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團體。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健康教育基金會的始創人是醫療保健領域的專家:分別是 香港醫護學會創會主席的關志康先生和曾擔任 香港衛生署副署長及食物安全專員的譚麗芬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