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by BB明年4月就年滿三歲了,身邊總會有很多親戚或朋友會問起,寶寶要開始上學了嗎?
不過由於日本是以每年4月開始計算新一年的關係,剛好Juby又是4月底出生的關係,幼稚圈開學的正確年齡,其實是4歲而不是每年的4月。不過由於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寶寶太晚開始上學的問題,所以也會有一些學校會另設一個叫「满三歲兒」的提早班。
本来由於疫情關係,Miki媽媽都不太放心讓寶寶獨自留在陌生的環境太久,所以放棄了讓Juby BB去能寄托兒的保育園。不過其實日本的保育園(托兒所)舆幼稚園是不一樣的。簡單来說,保育園是爲了雙方家長都需要工作的家庭,在家中無法專心照顧好寶寶所提供的兒童福利設施。而幼稚園卻是完全專注教學品質的教育設施。可能在香港人眼中教育都比較重要,在日本的小孩還是在游戲中,邊游戲邊學習,令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擁有自己真正快樂的童年時光!
不過始終日本人也很注重小孩的健康,因此把小孩帶到學校,家長還是會有很多不同的無形壓力。例如,小孩體溫太高時,學校就會通知家長立刻要去學校接孩子回家等等。日本的學校又為了可以增加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會讓家長每天記錄小孩在家的飲食習慣,睡眠時間,生活習慣。萬一日語不太好,我真的想像不了要花多少時間每天去做記錄,就像每天都要堅持寫日記一樣。
不過說到記錄Blog,其實最近有不少新一代的學校,都不再用手寫的記事本,學校會有類似寫Blog一樣的專用APP,記錄下小孩的不同資料。學校也會通過APP,去拍下一些小寶寶們在學校的快樂時光與爸爸媽媽們分享小孩的校園學活。由於日本生小孩的平均年齡都比較小,就連Miki媽媽身邊所認識的媽媽群組都是較年輕的靚媽咪!所以大家都非常認同,可以使用手機比手寫,來得快和方便很多。

最後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日本為小孩申請幼稚園的方法。由於親戚的小孩們都是在香港生活,聽過大家為了能讓小孩們能入讀到心儀的幼稚園,都會有不同的攻略。比如為面試而做好練習,要學識有禮貌地講多謝,衣著上的顏色,清潔度等。相反我覺得,日本的說明會只要你肯參加,你只需要記得自己真心最欣賞校方的努力和注重的教學理念,真的與家長想法是一致的,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次Miki媽媽和爸爸最欣賞這個心儀的學校,就是老師們都極度注重清潔和衛生。在學習環境中能學習到清潔的重要,也是父母的一種幸福。因為日本學校都一定會,教識小孩非常自動自覺去打掃,清潔,有手尾,玩完玩具都是由小孩們自力去收拾。清潔打掃都不是父母理所當然地為小孩做,而是同心合力去完成。希望這篇文章分享,會為有意到日本定居的人士了解更多這邊的教育文化。
作者介紹

- 「健康教育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團體。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健康教育基金會的始創人是醫療保健領域的專家:分別是 香港醫護學會創會主席的關志康先生和曾擔任 香港衛生署副署長及食物安全專員的譚麗芬醫生。」
相關文章
健康の新趣2023.02.09母子私語 從母乳餵哺說起
本會活動2022.02.18【冠狀病毒上門檢測計劃】
親子の活動2021.12.21脊髓肌萎少女 奮力救病友
親子の活動2021.12.21港日童 入幼稚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