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來箍牙的病⼈,⼀聽到要「打⾻釘」,就不寒⽽慄,甚⾄直接「棄權」。其實落⾻釘沒那麼可怕,詳細了解一下當中原理,可能會改變你的決定?
一、什麼是⾻釘(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 TAD)?
⾻釘⼜叫⽀抗釘或微種植釘,其正式學名為「暫時性⽀抗裝置」(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 – TAD)。通常由不銹鋼或者鈦合⾦製作成的微⼩⾻釘。因為直徑只有1.2至2mm,⾝長4至12mm,植入⾝體的異物感非常⼩,幾乎感覺不到。
二、為什麼要落⾻釘?
因為⼒是相互作⽤的,因此要把⼀顆牙⿒移動到正確位置,就要給牙⿒施加⼀個⽅向的⼒。如以固定的牙作為施⼒點,這顆牙⿒在拉動「⽬標牙齒」的同時,自己也被拉扯。原本整齊的牙⿒就可能會移位,⽽這種結果是醫⽣不想看到的。那麼,除了用牙齒做施力點,還可用什麼做穩定的施⼒點?那就是⾻釘! 它穩穩地固定牙⾻中間,不會產⽣任何移動,並可以精準控制牙⿒移動的方向。
三、什麼情況需要落⾻釘?
很多情況都可以考慮使⽤⾻釘,如患者想要最⼤限度向內收前牙,改善凸⾯型問題,可以利⽤⾻釘,把哨出去前牙向入內收。⼜或者牙⿒有很⼤的牙隙,可以利⽤⾻釘前移⼤牙來關閉空間。再或露齦笑(gummy smile可以利⽤⾻釘壓低前牙,來縮短牙齦⾼度。甚⾄可以遠移整個牙列(enmass distalization),改善倒及的咬合。箍牙中,正確使⽤⾻釘,亦起到很好的作⽤,簡化治療和縮短療程。
四、打⾻釘痛唔痛?有什麼風險?
很多⼈⼀聽要打到⾻頭上,就覺得很痛,但其實不然。在施加局部麻醉之後基本就沒什麼痛感了。⽽且打⼀顆⾻定釘⼦的速度很快,⼀般幾分鐘之內就完成。麻醉藥過後,你可能會感到有點癢或者輕微不適,但多半是可以忍受的。⾻釘取出則更容易,基本沒痛感,甚⾄有時連麻醉藥都不需要。⾻釘取出後,牙齦上會留下⼀個⼩傷⼝,⼀般三至五⽇就會恢復。過後,如果⾻釘刮嘴,可以⽤「箍牙蠟」包著⾻釘,或直接聯絡醫⽣處理。
另外落⾻釘之前,醫⽣需要詳細檢查和拍攝X光,避免⾻釘傷及牙根導致牙根收縮。⽽且某些情況病⼈的⾻釘會脫落,可能要重新落釘,病人要有⼼理準備。
五、其它
1、⾻釘會唔會過敏?
⾻釘⼤多由不銹鋼釘或者純鈦製作的,與⼈體組織的相容性很好,正常情況不會引起過敏反應。
2、不想打⾻釘有其它替代辦法嗎?
在沒有⾻釘的時代,會⽤傳統頭帽(head gear),但每天必須戴12至14個⼩時以上。
3、箍到幾時開始落⾻釘?
視乎每個醫⽣制定的⽅案不同,習慣不同,打⾻釘的時機及時限也有所不同。
很多⼈因為恐懼剝牙或者⾻釘,⽽選擇放棄箍牙,其實⼤家對⾻釘的恐懼,更多是來源於⾃⼰的想象。也有很多⼈願意嘗試與接受,以求變得更⾃信健康。
最後要謹記!⾻釘雖然不如想像中危險,但亦不是萬能。 ⼤家在矯正箍牙之前,要和你的牙醫探討所有可⾏的⽅案,制定治療計劃,再開始治療!希望⼤家都可以擁有⼀排健康整齊好睇的牙⿒。
作者介紹

- 畢業於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曾在菲獵牙科醫院擔任駐院牙醫。後赴英國深造並獲得倫敦英皇家學院臨床牙科碩士(固定及活動修復齒科)。擁有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植齒學文憑、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牙科學系院員和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牙科學系院員等資格。現私人執業。
相關文章
健康の貼士19 4 月, 2022牙齒正位要精準 無需恐懼「打骨釘」
健康の慧眼20 12 月, 2021
健康の貼士4 8 月, 2021全口植牙與All-on-4 牙科醫生想你要知的事情!
健康の貼士13 6 月, 2021保存真牙不容易 全口植牙你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