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路途多選擇 展開健康新配搭

當一個人開始素食時,身邊的親友很自然地談論素食的壞處,例如不夠營養、容易疲勞等。其實這些都是對素食的誤解,只需花一點時間在互聯網上尋找資料,就會明白全部都是沒有根據的指控。素食初哥應該先增加對素食的認識,才能鞏固決心,否則很容易被身邊的朋友影響及動搖選擇。我作為過來人,已經進行素食超過10年,在此與大家分享素食的經驗,幫助各位展開素食的路途:

  1. 綠色星期一(GreenMonday):在初階段,可以每週先選擇1-3天進行素食,其餘日子盡量減少食肉。
  2. 新鮮蔬菜飲食(Rawfood,plant-baseddiet):挑選新鮮、整存的蔬菜為主(即保留植物原來模樣),盡量避免精製及加工的食物。
  3. 乾果作零食:素食較易肚餓。在三餐間飢餓的時候,可選擇較健康的零食,例如堅果、亁果、葵花子等,先墊肚子。
  4. 素食早餐:可以燕麥作為簡單的早餐。若時間許可,亦可嘗試將植物奶、新鮮蔬果及亞麻籽攪拌,製作可口的素食早餐。
  5. 自家煮食(DIY):其實烹調沒有想像中困難。簡單的蒜蓉炒西蘭花或菜心等,已可完成一道菜式。而且過程中,可控制油、鹽、糖的份量,達致健康生活。

與十多年前相比,素食餐廳的數目以倍數增長,這正表示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及對素食的認同。只要在搜尋器上輸入素食餐廳,已有數百間餐廳任君選擇。但不少素食初哥對外出用膳,或會有些困惑:

  • 很難找到素食餐廳?不少人都認為只有西餐和日本餐廳提供素食餐單,但時至今日,茶餐廳亦有很多素食選擇。有些新派的茶餐廳,更會在餐牌上以綠葉作標記,方便素食者選擇食物。
  • 蛋、奶需要迴避嗎?這兩類食物所含有的激素較高,有多項研究指出會增加致癌的風險。但素食亦可細分成四大類,包括奶素食、蛋素食、蛋奶素食及全素食。其中全素食最為嚴格,所有來自動物的食品都不能進食。因此在進行素食前,可預先計劃適合自己的類別。
  • 素食比肉食貴?以個人的素食經驗,超市中優質的肉類比有機蔬菜定價普遍較貴。而且這10年多日子,自家烹飪的時間增多,切實地慳了不少金錢。

作者介紹

岑承輝醫生 放射科專科醫生
擁有超過15年香港的公立和私立醫院放射科服務的豐富經驗,曾擔任聖保祿醫院及香港浸信會醫院顧問醫生。曾在多於10間海外著名學府深造,完成了多項放射學培訓,現私人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