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飯局不易安排|神耆商機

在中國人社會,尤其是老一輩,談事情和建立關係,都離不開飲飲食食的飯桌文化。有錢長者通常喜歡在較闊落和安靜的餐廳吃飯,訂位時座位數要預多一點,放個袋也有位,不能剛剛夠位坐。

尤其是要款待內地的客人,臨時來多兩三個人的情況十分常見。如果桌子不夠大,上幾個菜都不夠位放,下下要大碟換小碟,精美擺盤就只是曇花一現,菜餚被隨意堆疊。雖然老人家未必都愛打卡,但也影響了整體的用餐體驗,不夠體面。

近年,有愈來愈多素食者和不吃牛的人,寫菜要提前了解客人有甚麼忌口,避開敏感食物,專門為客人準備菜式,客人就會覺得主人家好貼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並非愈貴愈好,過份的款待,不配合彼此的關係,會令對方猜想老闆有「醉翁之意」。

同家人或朋友吃飯,可以隨意一點,試下新餐廳。但要幫老闆約飯局,最好選擇常去的餐廳。長者就算天天去同一間餐廳,坐同一張枱都不會悶,因為他滿對餐廳的環境和服務都心中有數。宴客期間有突發情況或有甚麼出錯,熟悉的經理能萬事有商量。

老人家胃納有限,加上近年內地都推廣「光盤」,叫太多食物令人感覺「土豪」。相反,長者酒量可大可少,隨時出乎意料。因此,飯局反而要準備大量酒。飲剩了可帶回公司,總好過不夠酒飲,才叫司機去買,狼狽不堪,賓主不能盡歡,非常掃興。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finance-property/3203291/%E9%97%9C%E5%BF%97%E5%BA%B7-%E8%80%81%E9%97%86%E9%A3%AF%E5%B1%80%E4%B8%8D%E6%98%93%E5%AE%89%E6%8E%92%E7%A5%9E%E8%80%86%E5%95%86%E6%A9%9F

作者介紹

健康教育基金會 | Primary Care Education Foundation
健康教育基金會 | Primary Care Education Foundation
「健康教育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團體。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健康教育基金會的始創人是醫療保健領域的專家:分別是 香港醫護學會創會主席的關志康先生和曾擔任 香港衛生署副署長及食物安全專員的譚麗芬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