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篇:家庭醫學專科朱偉星醫生及資深節目主持人楊子矜 7 12 月, 20201 12 月, 2020 第4波疫情來勢洶洶💨,加上天氣漸轉寒冷⛄️,容易讓病毒有機可乘入侵身體🤒。家庭醫學專科朱偉星醫生👨🏻⚕️分享3個增強抵抗力小貼士🍎。醫生話最重要做好呢件事...更有效增強身體抵抗力💪🏻閱讀全文
乳癌篇: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及總幹事劉燕卿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癌症病人最需要家人的支持與鼓勵,但有時關心反而造成壓力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第15年,一直為乳癌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援服務。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及總幹事劉燕卿為我們分享:香港乳癌基金會是如何一路陪伴乳癌患者呢?又如何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閱讀全文
言語治療篇:言語治療師區穎思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言語治療師」—這個職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幫助「口吃」、說話不清的人改善問題。但原來長者都是他們經常的協助對象。言語治療師區穎思,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她的協助對象及常見問題,加深了解言語治療師的工作日常📋。 立刻click下面睇片!閱讀全文
育兒篇:《醫生爸爸在家怎樣做》作者-王欣浩醫生及吳嘉汶律師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本港連續第6日感染數字破百,留在家中能最大程度減低感染風險。在家工作成為日常外,還可以有什麼活動呢?有冇諗過一家人可以寫本書?王欣浩醫生及吳嘉汶律師就在這段時間,將他們的育兒心得及經驗寫成了《醫生爸爸在家怎樣做?》,與大家分享疫情期的親子關係小貼士,共渡時艱。閱讀全文
兒童過敏篇:兒科專科醫生陳亦俊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兒童患病風險一向高於成年人,呼吸系統疾病更有機會伴隨兒童成長,而過往每當兒童患病時家長都只能夠帶子女到兒童普通科診症💊 最終香港兒科學院在3年前制立兒科呼吸科及其他兒童專科部門,讓患病兒童可以有更專業的專科醫生為他們診症。👶🏻 今期『PCEF健康熱話』非常高興能夠訪問陳亦俊醫生,話你知有關兒科專科醫生的責任:閱讀全文
冠心病篇:放射科專科醫生許其達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香港第3號殺手—冠心病(心臟病),僅次於癌症的都市病。香港每日平均有10.6名患者死於冠心病,患者隨時可能在路邊猝死,放射科專科醫生許其達提醒你:4類人士應該定期檢查,年輕人亦切密掉以輕心。 想知道是哪4類人士? 電腦素描除了減低輻射劑量,還有什麼好處?電腦素描的輻射會否影響人體? 電腦素描可以縮減多少檢查時間?閱讀全文
癌症篇: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吳劍邦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香港人每四個就有一個會遇上癌症,比例高達¼,當中因病離世的佔三分之一。市民可能對它過於憂心,平時健康的身體,可能已經不知不覺惹上殺身之禍。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吳劍邦話你知,邊啲正確常識可以助你打破迷思。 因年紀大新陳代謝慢,可減慢癌症擴散? 什麼人會易患癌? 絕食可餓死癌細胞? 如何選擇治療方法?閱讀全文
肺癌篇:放射科專科醫生岑承輝醫生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新冠肺炎至今4人死亡,你知唔知道香港每年肺炎死亡人數高達8000人。頭五名最致命的癌症,肺癌堪稱頭號殺手。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痛失治療的機會。放射科專科醫生岑承輝同你講, 該怎麼及早發現?閱讀全文
睡眠窒息症篇:耳鼻喉科專科劉偉業醫生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不少人訓覺都會發出鼻鼾,但你有冇諗過鼻鼾分分鐘係睡眠窒息症嘅預警。耳鼻喉科專科劉偉業醫生話你知3類人士包括:男士、肥胖人士及老人,都是患上呼吸道障礙症的高危一族。太太們如果經常被丈夫鼻鼾聲吵醒,就要加倍留意了。 想了解更多睡眠窒息症的徵狀,及患者外出旅行有咩要注意,即刻點入下面片段↓↓↓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測試篇:註冊西醫黎可恩醫生 1 11 月, 202030 10 月, 2020 最近突然有些咳嗽、發冷、或者體溫偏高,懷疑自己患上可怕的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究竟如何分辨自己係感冒或是COVID-19?需要做什麼測試?註冊西醫黎可恩醫生為大家詳細介紹測試方法,而且配合生動有趣的示範方法,令大家顯淺易明。 新型冠狀病毒測試方法包括: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