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移位 頭暈暈 復位治療最有效

耳石,人人都有,但並非指耳內生石,亦不是耳垢,而是碳酸鈣的晶體。要解釋耳石症,先要認識耳朵結構,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三個部份,外耳是指耳膜對外部位;中耳即是耳膜對內的空間;而耳石則位於內耳。耳朵除聽聲音,亦有平衡功能,當中耳朵內的半規管結構掌管平衡力。閱讀全文

天氣乾燥易擦傷 傷口處理莫延遲

天氣漸涼而且越來越乾燥,不論家中或戶外活動,不時會發生小意外,導致流血並有傷口。傷口處理不當可引致大量失血,傷口感染,甚至染上可致命的惡菌或破傷風。大家需要小心處理並尋求專業護理。傷口處理可分為現埸急救、傷口治療及預防破傷風三大範疇。閱讀全文

痱滋 三星期未癒 或成舌癌高危人士

口腔長出損傷的瘡點潰瘍看似平常,十居其九會認為是「痱滋」或者是熱氣所致,但可有想過,也許是舌癌已找上門。並非靠嚇,因為在香港每年約有四百多宗口腔癌,當中最常見的是舌癌,佔當中約七成。耳鼻喉專科醫生呼籲,治療舌癌是與時間競賽,愈早治療可減少切除舌頭的範圍,影響深遠。閱讀全文

人體【建築師】 以專業結緣慈善

現任九龍樂善堂主席彭志宏醫生(Peter),是一名香港整形外科專科醫生,他除了在香港執業外,還不時抽身去到內地貧困地區,免費幫助患有唇裂、齶裂的病人做手術。至今服務超過10年,共有超過800名患者受惠。從醫二十多年,正能量爆燈的Peter一直致力於為有需要的病人「改頭換面」,穿梭於各大慈善組織,盡一己之力服務社會各階層。作為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專科醫生,他是如何看待整形外科呢?於甚麼機緣巧合下參與慈善組織工作?閱讀全文

尋找心中靜土 由認識頌缽開始

作為註冊護士,多年來先後在醫院及老人院工作,了解身心和情緒健康對於生理健康的重要性,於2018年開始學習各樣的自然療法,包括聲頻療癒、頌缽、音叉、靈氣、水晶療癒、香薰按摩等。2020年5月成立療癒工作室,成立目的是結合不同自然療法,包括聲頻療癒,能量治療,希望提升個案身心靈的健康。身心靈意指Body(身體物質)、mind(頭腦心智)和spirit(靈性精神),透過療法去洗刷疲勞的身軀,重新感受內在的喜悅與力量。這一年的頌缽研習,除了調整了自己的身體,找回內在力量,更懂得放鬆,回歸當下。閱讀全文

港人O形腳 患者10年內倍增 黃金治療期12歲前要矯正

夏天一到,代表著女生展現美腿的季節又來了。但亦有一部份人因自己是O形腳,而羞於外露。說到O形腳,很多人只是關注腳型外觀問題。但其實上了年紀,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痛、關節退化問題。據醫管局統計,截止今年3月31號,香港輪候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多達3萬多人,平均要等3至5年才換得上。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