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不用忍 重駐靈活有方法

關節退化對不少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每當我們活動關節,都會產生消耗磨損。而膝關節是當中最常使用,出現關節退化的機率亦較高,成因包括體重、受傷及勞損程度等;上年紀後關節液分泌減少,可令軟骨加速老化磨蝕,助長骨質增生,隨之而來的便是關節變形和痛楚等不適,會影響活動能力甚至是生活素質。若膝關節持續腫痛、屈曲有困難、出現如「O形腳」等變形的結構性問題,便需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而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最為常見。閱讀全文

「報復式運動」慎防受傷

香港人近年興起運動熱潮,這本來是好事,但2020年就比較特別,因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減少外出,亦減少了運動。過往聖誕、農曆新年後的外地滑雪受傷個案,馬拉松比賽後的受傷個案,學生在暑假活動中受傷的個案等等,這年都大幅減少。但到了10月左右,因為疫情有放緩跡象,運動場地局部重開,很多人大半年沒有做運動而忽然重拾,突然之間增加了不少因運動創傷求醫的個案。閱讀全文

腎病患者染肺炎死亡率高 及早注射疫苗減風險

慢性腎病患者的免疫力較低,容易受到感染。研究指出,很多洗腎患者都死於感染,而其中常見引致死亡的感染就是肺炎,其中肺炎球菌是很常見的成因。他們發病的癥狀也可以是非典型的,增加診斷難度,加上身體抵抗力比其他人低,一旦發現時可能已非常嚴重。因此,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慢性腎病患者應及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以減低感染及死亡風險。閱讀全文

CDH17靶點 成治療腸胃癌曙光

腸胃癌包括食道癌、胃癌到腸癌,以至肝癌、胰臟癌亦涵蓋其中。根據香港防癌會的數據,腸胃癌於2018年佔癌症新症總數的四分之一,奪去越5,500人的性命。除了慣用的抗癌手段,近年本地醫藥科技公司研究利用一 種名為CDH17的癌症靶點,研發新型腸胃癌免疫治療藥物,為腸胃癌病人帶來新的曙光。閱讀全文